“圣史玛窦用了这些圣言,介绍耶稣的行实。那一位就是天主圣言,来与我们说话,用祂自己的说话和祂自己的生命来说明。今天是第一个天主圣言主日,让我们去祂的宣讲的根源、生命圣言的源头。
上主是“救恩史的创造者”,但祂赐予人自由意志,愿意人与祂合作,否则便是抗拒祂。
《圣经》中有许多「通过筛选」、度过危机的人物,而且他们正是通过考验的经历完成了救恩史。教宗列举的圣经人物包括:亚巴郎、梅瑟、厄里亚、洗者若翰、保禄宗徒和耶稣本人。
更名本源于圣经,在圣经中的男人或女人被赋予新名字以表明他们在救恩史中的特殊角色,如撒辣依改名撒辣,亚巴郎改为亚伯拉罕,西满改成伯多禄,扫禄则名为保禄等等。
期待未来上海天主教界深入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深入研究中国天主教史、天主教思想史,厚植信仰根基,深化信仰体验,以行证道,书写上海天主教的新篇章。
我此行的日程安排很简单,主要是来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的活动:开幕式,研讨会等……在研讨会上我将会作一个发言,题目为“在奥运史中的艺术,运动和宗教”。
圣史路加说,耶稣讲述这比喻是为抱怨祂与罪人同席的法利塞人和经师所讲。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讲给那些迷失却不自知、反而判断他人者的比喻。
然而,这次与耶稣相遇的人没名字,圣史马尔谷只简单描述他为“一个人”(谷10:17)。他是位自幼遵守诫命的人,但尽管如此,却仍未找到生活的意义。他正在寻觅生命意义。
坐在阴暗潮湿的铁牢里,他又一次想到了自己远在故乡的亲人,想到了自己被哥哥们卖给商人作奴隶,而今却无辜受难身陷囹圄。他感到自己的命太苦了。
耶稣受难的前一天,在最后晚餐结束后,在革责马尼庄园里,在鸡鸣时,耶稣虽然与门徒同在,门徒却无法保持醒寤。教宗提醒道,我们也可能变得麻木,也就是陷入「平庸的沉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