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还停留在盖教堂、办要理班等注重教会发展的目标上,还没有真正走出自己,以基督为中心去服务人类。只有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边缘人士身上,教会的见证才是强有力的见证。
现在“信德”越办越好,版面全、内容丰富、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比如关于祈祷、福传、还有圣人格言看了很受感动,每次来了都要先睹为快。今年不但自己多看,还要鼓励别人多看,帮助更多的人看上“信德”。
“信德”的报纸办的很好,在我们教区有百十份左右,以后还会有更多读者。
安振旗神父致辞时说:“修女是教区的半边天,但接受的培育相对较少,开办神学培训班是一个高明的决策,希望神学班越办越好。”
神父说着便拿笔写信,叫人办理去那里学习的手续。当时,他的身体负了重伤,躺在床上翻身很难,可是这一切却未挡住他那一腔爱主救人的热情。“纳匝肋能有什么好事?”“你永远不可洗我的足。”
宋神父给大家说明年还要办教会补习班,而且要越办越大。后来,宋神父不顾我们的婉言谢绝,作为回报带我们去楼台游玩了两天。
但是海龟没有人的智慧,不懂得尺寸长度;海龟也没有开过会,交流一下挖坑深浅的经验;更没有海龟办的学校让海龟妈妈来上课。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我们现在无从得知郎怀仁主教与姓景的知府及姓耿的知县最初的接洽情况,总之事情办成了,教区用“永租”的方式,得到了河间城内西大街路南一个叫大仓的地方,共有地十亩零八分三厘五毫五丝十忽。
到了北方念书,他有次被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找去骂了一顿。
另外为了传承信仰,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基督信仰的教育,堂区办这样的学习班是多么的重要,教师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岂能与拿几个课时报酬相提并论呢?其实何止在这件事上称我们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