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方面,始终有一种儿女尊敬父亲的情怀及诚恳相待;在教宗那方面,他的言行总是有一种热情、信赖、朴实、透明和善意。作为病人的若望保禄二世又是个怎样的人?
圣伯多禄充满了灵性的热情,向新领洗者指出他们充满希望与喜乐的理由。我在想如何在这章节内,在这第一封书信的开始,伯多禄没有用告诫的语气;他所用的语气,只是在讲明一个事实。
但是乐于奉献的他对教会的事从来没有推辞过,总是热情地尽力去办。
其年度的牧灵工作中应包括福传的向度,事实上,堂区应该主动接触居住在这同一地区内的所有人,就如在《救主使命》通谕中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尤其在那些基督徒只占一小部份比例的地区里,司铎们必须满怀格外的传教热情及奉献精神
慢慢地她离开了教会,她说:这时我虽然认同我的基督徒身份,但不再去参加教会的礼仪,信仰热情也奄奄一息了。重燃心火1970年代,韦修女考上了台北的国立中兴大学的社工专业。
朝鲜族团体说到10月在南堂祝圣的9米多高的耶稣圣心像,本堂神父满脸的憧憬,切愿以此为契机打造一个圣地,吸引人了解和认识耶稣基督,也是为了增加教友们的信仰热情,最重要的是今后能在这里开展大型活动和培训,让教友们更多地领受神恩和能力
家庭虽然贫穷,但接待我们总是大方热情。当时政策刚刚开放,尚未公开,学习几十天就突然换一个地方,多次打游击,秘密行动,他勇敢地走在小小羊群的前面,不断地鼓励我们说:走耶稣的道路不能怕吃苦,要随时作见证。
我见过许台英女士一面,是她应邀来复旦参加诗人狄金森的学术会议,那天我也正在主持一个学术会议,匆匆地在宾馆大堂里聊了一会,给我的印象,许女士是一个热情温柔,又有宗教信仰的女士。
(希1:1-2)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
他满腔的热情,在他的言语里是天主的降福,是修女老人家的祈祷,是各地神长教友的奉献,是当地弟兄姐妹的积极参与成就了教会的一切。唯独从来没有提及自己的付出、牺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