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修道院里见到蒙古族神父马元牧,以及后来见到比我大八年的同学马仲牧以后,对城川的了解就稍梗概了。
本梵蒂冈电台请当地的宗座副监牧维斯卡尔迪神父同我们谈谈教会进入这个国家的情形。 答:最早的3位传教士于1992年来到蒙古,走出这段旅程的第一步。这段旅程相当缓慢,却一直关注这个国家的生活步调。
(梵蒂冈电台讯)关于教宗在巴伐利亚的访问,梵蒂冈电台台长兼圣座发言人隆巴迪神父作了一篇总结。
400年前时间的年轮转到400年前,西安的第一座天主堂即于明天启5年(1625年)由金尼阁神父在陕西泾阳热心教友王徵的协助下在糖坊街购地设点修建,名:崇一堂。
北京客人上午11点多在霏霏细雨中抵达距京二百七十多公里的石家庄市,不等休息,随即就在修院圣堂举行了大礼弥撒,刘哲神父主祭,神学院及信德室十余位神父共祭。
我忙说,我和这里本堂神父商量过了,正月初七在教堂里搞一次义卖,把我出版的小说集拿去卖,为咱老家建堂筹集一些资金。父亲听了很高兴,连声说,这样很好啊,能为咱建堂多少添一点,咱正缺钱呢。
耶稣会《天主教文明》刊物主任安东尼奥·斯帕达罗神父在教宗发布首条推文前夕接受本梵蒂冈电台访问,他说: 答:我认为教宗上推特网是一件平常之事。
正如一位神父讲的:听道就是耶稣邀请我们去赴宴。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许多过去不懂的道理,加深了我们的信仰,拉近了我们与天主的关系,获得了天主的许多恩佑。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就此发表公告,以下是公告全文: 儿童权利委员会公布对圣座的建议后,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层出不穷,为此,似乎有必要作些反思和澄清。 这并不是联合国和梵蒂冈之间的争论。
«公教文明»杂志社社长安东尼·斯帕达罗神父为此撰写新书«从本笃十六世到方济各»,由林道出版社于5月13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