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解释不仅是误会了主耶稣的教导,而且在教会内形成了所谓的“金字塔的权力制度”,更让一些人,不是为了“牧放主的羊群”,却是为了得到更高的权位而努力。
“他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众百姓前,行事说话都有权力……然而,祂却被钉死了,埋葬了……我们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满怀希望的人跌入失望的表现。
4.服从的挑战第四个挑战来自服从中自由的观念:将这基本的人性之美与真理和道德规范间的关系分离。其实倡导自由真正的价值与尊重个人是紧密相连的。然而,又有谁会想到滥用自由所带来的后果呢?
今天很多人都在呼喊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因为看到有各样不法的事情、道德的倒塌、人性的腐败,还有个人生活的迷茫和混乱,但大多数人在这些问题上只能感到无奈。
它向我们呈现耶稣居于他的人性环境中的事实,便是我们的榜样、老师和向导。梵二大公会议敦促我们,要以圣经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和精神,领悟到圣经是我们的信仰和行为,以及我们的神学和灵修的灵魂要依照圣经来生活。
魔鬼诱惑耶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代表着人类的他离弃天主,转向魔鬼,方法是误导其人性的三个层面,即物性(植物、动物性,如食、色)、灵性(精神倾向,如权势、名望)和超性(对超越之经验的渴求,如奇能、异历
这样,它们就是保护合于人性的社会的结构而不是侵蚀。参与大众媒体是由于其本质即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
在软弱的人性看来,爱仇是难跨常理,难越人情的。常言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见了仇人恨不得将他打死才能解心头之恨,怎么还能抛开积怨去爱他呢?
然而,蕴藏在基督这彻底的自我给予中,同时他也同样从人——基督徒得有完全的“接受”就如他降生接受了人性,与人同居共处,以慈爱和宽恕接纳了同胞——妇孺、罪人和外邦人,基督的接受及给予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他与人相遇
教区可以也应该以人性能接纳的方式鼓励他们的家属们,能真诚、自由、没有后顾之忧地勉励子女去实现他们自己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