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还没有痊愈,还不会走路,每天都在练习走,昨天又是圣神降临节,我祈求上主,既然留存我,就让我快快会走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也时时祈求天主圣神降临我身,赐予我力量去接受这一切痛苦。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耶稣正在朝向他的苦难、死亡与复活,他完全知道这一命运。祂愿意与自己的门徒们一起享用这次同以往完全不同的晚餐,因为这是祂的晚餐,祂要在这个时刻作出全新的奉献,就是奉献自己。
人们都知道耶稣是慈善的牧人、罪人的救世主、苦难者的安慰。我们的印象中,他是仁爱、良善、温柔、忍耐的。可是从上面耶稣的一段比喻中,觉得他怎么也会讲出这样严格的话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宗于12月19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与朝圣信友会面的活动,在要理讲授中对圣母玛利亚一生的信德进行了反省。 万福!充满圣宠者,上主与你同在!
7.对祭台的尊敬及装饰走进教堂,尤其是过大瞻礼时,会看到祭台被五颜六色的花卉及闪烁发光的闪灯所装饰。有神父在做弥撒时,将自己的眼镜及水杯也放在祭台上,若没有孩子辅祭,直接将水酒放在祭台上。
●《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部(2007)这部内容丰富著作叙述了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并以哲学的反思谈论历史上的耶稣,直抵人心。●《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部这一部暂时还没有中文版。
走出自己,走出怠倦和墨守成规的信仰生活方式,走出关闭在自己的思想公式内的诱惑,因为这种自我封闭也会封闭天主的创造行动。 需要走出去,因为耶稣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见玛8:20)。
(咏133:2)教宗说,在身上涂油不是为让我们散发香气,也不是要我们将所领受的油存放在瓶子里,因为这样油会腐臭,我们的心也变得悲苦。
天主透过圣子基督的复活、升天,为苦难与死亡赋予了神圣的价值。
我们会这么说,不是吗?我们应该以悲痛之心说出我们的斗争。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我们也永远得不到天主的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