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青年牧民委员会、沙田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塔冷通心灵书室、长洲思维静院、香港护理学院、香港社会福利署、玛利亚圣方济传教女修会、纽约天主教显圣容堂、荃湾圣母领报堂、屯门赎世主堂、西环圣母玫瑰堂、青衣圣多默宗徒堂
安德肋,他在跟随若翰的过程中,必然从若翰那里听到有关默西亚——要来的那位的事。这就像一个慕道期的准备,要先了解有关耶稣和信仰的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7日复活主日上午10点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大礼弥撒,庆祝基督的复活。参礼的信友来自世界各地,人山人海,数百万电视观众也通过全球联播节目参与了这一盛况。
圣多默阿奎那:将祈祷融入学问与生活伟大的神学家圣多默阿奎那,他的著作浩如烟海,思想深刻。但他的智慧并非仅来自书本,更来自他深刻的祈祷生活。他常常在圣体前长时间默想,将他的学问和生命完全交托给天主。
教宗指出,西默盎和亚纳这两位年长者受到圣神的感动,接近耶稣圣婴,认出祂是以色列的救援和万民之光,并为此赞美天主。教宗说:「那是简朴却充满先知性的一刻。耶稣使他们相遇:使青年和年长者相遇。
色彩鲜艳的披巾装饰著默里亚巴德圣母朝圣地的双塔。 逾六十年来,默里亚巴德的圣玛利及圣若瑟堂的双子塔,一直令朝圣者尤其是热中冒险的人感到兴奋。
达味修士乃教会内耶佛对话的专家,亦专注指导默观,他鼓励信徒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宗教的灵修方式。基督宗教与佛教同样借助默观操练心灵⋯⋯灵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分宗教。他说,是先为人,才成为基督徒。
坎塔拉梅萨神父最后表示,基督徒的默观不在于以自己为中心,寻求深层的自我,而是一种目光的接触,即使我们的目光有时下垂,天主却总是注视着我们。
赞美是默观的结果,默观与赞美带来尊重,而在受造界和造物主的面前尊重则转变为敬意。
艺术引向默观接着,教宗方济各谈论了圣座展馆的主题:用我的眼睛。「我们都需要被注视,也要勇敢注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