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会晤中强调,该杂志的任务有三个层面,分别是对话、辨识和前线。
在我生命的旅途中,在悲欢离合困苦中,在诱惑迷茫孤独中,特别在病苦中,主,我寻求祢!寻求祢的怜悯!寻求祢的帮助!主,祢在哪里?终于,在这个圣诞节的夜晚,祢站在我面前,亲切慈祥地告诉我:孩子,我与你同在!
教宗方济各8月24日在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以对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蒙召升天的反思结束了关于“老年价值”主题的系列讲授。
这个主题引导我们沉浸在爱的氛围中,鼓励我们敞开心扉,坦诚的以情书相互交流。期间,有三对夫妇分享了他们的生命故事。
(依30:15)将临期就是让我们等待、准备、迎接耶稣的诞生;我们只有在“静默”中,才能找到那躺在马槽中的婴儿——耶稣基督。
身为天主的耶稣也把自己生平第一个奇迹放在婚姻中——加纳婚宴变水为酒。耶稣在加纳婚宴上的临在,肯定了婚姻的美好,并通过所行的标记,来显示自己的光荣,暗示婚姻要成为他临在的一个有效的标记。
在战争中,在家庭悲剧中,在儿童和无辜者的痛苦中,我们还能赞美天主吗?很明显,形形色色的邪恶是赞美天主最大的障碍。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接触到了圣经尤其是福音的最独特之处。
在今天的教理讲授中,我们将从圣神在圣经中对我们的启示,转向祂如何鉴临和运作在教会生活中及在我们基督徒生活中。在最初的三个世纪,教会觉得没有必要明确表述她对圣神的信仰。
在上午的课程中,教区陈必神父围绕《关于禧年》主题,系统阐释禧年的历史渊源、灵修意义及实践要求。他结合圣经中与教宗禧年诏书内容,深刻阐释了禧年的重要意义。
两天的避静内容丰富,都在早祷和玫瑰经中开始,避静中有神父、修女的讲道,有歌唱祈祷,教友见证分享,有灵修录像的播放,拜苦路等。麻副主教从什么是避静、避静的目的、如何避静向我们阐明避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