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的将临期是帮助我们活出这种等待,它是希望与等待的基督信仰的特别形式,耶稣基督的恩宠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明天,它也转化现时本身,因为基督已经神秘地临在着,他以多种方式同我们说话,借着《圣经》,礼仪年,圣人圣女,日常生活,以及一切受造物
是耶稣的鲜血 将你染红是基督的苦难 将你祝圣是耶稣的壮烈牺牲 使你常受赞美称颂是基督的救赎恩宠 使你具有慈善大能伟大的十字圣架呵 你是何等尊贵光荣因着主耶稣的圣名 和他的救世奇功你这古老而残酷的刑具反而成为普世万代芸芸众生的救星反而成为怜悯
其本意也是为了让传教士的学识更受尊重,借以推动传教。而它背后的目的,是由数学真理向中国人表明天主教是理性的宗教,是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建立、绝不是轻信盲从的宗教。
尽管保罗二世事后表示不反对和中国政府开诚布公地讨论殖民主义时代问题,但还是深深触动了中国人对于殖民时期历史的伤痛记忆。
他的名作《小女孩》,以细腻、质朴、柔和的写实风格,广受好评。
耶稣,为了爱,你甘愿以创造者的身体降卑为人,为了爱,你舍去你的生命,为世人受天主的刑罚,全人类因着你的替死而得免天主的审判和定罪。
甄选礼的读经选用《创世纪》第9章8-17节天主与诺厄订立彩虹盟约的永久标记,而福音则选用了《马尔谷福音》第1章耶稣在旷野受撒殚的试探,后到加里肋亚宣讲天主的福音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虽已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沿海大城市传教,但内地受多年禁教影响,许多人对其持反感态度,所以从山西来的神父多扮成商人模样来此传教。
其次,这一时期卫匡国在欧洲用拉丁文出版的三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即《中国新图志》、《中国上古史》和《鞑靼战纪》,是自1615年利玛窦的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问世之后,及17世纪晚期有关中国的较多作品出版以前
(路1:41—43) “但时期一满,天主就派自己的儿子,生于女人,生于律法之下……”(迦4:4) 根据圣经上启示圣母为天主之母,并不是说圣母把天主性赋给了耶稣,天主性是无始无终自有的,但圣母由自己的血肉形成和产生了降生成人的天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