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提醒这位以色列的师傅尼苛德摩,以色列人在旷野中行走时也感到恐惧。为了摆脱恐惧,他们必须瞻仰梅瑟悬在木竿上的铜蛇,因此保存了生命(户廿一4-9)。
问题5:天主为何派遣天使在旷野中寻见哈加尔?答:哈加尔孤苦逃跑,身陷绝境。天主透过使者向她显现,表明祂关注受苦者,即便是外邦的婢女,也不被天主遗忘。这预示天主对所有人类的普遍慈悲。
他说: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被派遣来的有些是法利塞人,他们又问他说:你既不是默西亚,又不是厄里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么,你为什么施洗呢?
撒玛黎雅妇人猜疑他是个先知(若4:19),开了眼睛的瞎子说他是一位先知(若9:17),在旷野中有人呐喊说:这人真是那位先知(若7:40),又有人说他是复活了的若翰(谷6:14)。
以色列民在旷野里漂泊四十年。这一路可不好走。梅瑟八十高龄(参阅申34:7),带领自己在埃及为奴的同胞,逃离苦地。多少艰难险阻,在这四十年里的每一天、每一夜,他都战战兢兢、不得安稳。
「在四旬期的礼仪中,我们被邀请在旷野中跟随耶稣,为了和他一起面对并战胜诱惑,它让我们与耶稣一起攀上祈祷的山岗,默观反映在他人性面容上的天主的荣光。」
传道人是荒原上的拓荒者,是在旷野呐喊的人,不是在教堂里,不是在鲜花中,不是在掌声中,不是在众星捧月中,而是像若翰、梅瑟、厄里亚、伯多禄一样地为天主的神国开疆拓土、见证福音。
信友们举着蜡烛游行使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如何在火柱的引导下前进,迈向自由;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尘世的生活,须要跟随基督———世界之光———向着永生迈进,才不致误入歧途。
按玫瑰经欢喜二端的启示,耶稣随母同往,更为了赦免自己的前驱圣若翰所负的原罪,使他日后能够很好的为天国效力,真正成为旷野的呼声,唤醒迷失的罪人,宣讲悔改的洗礼,为得罪之赦。
那时,妈妈只要有空就给孩子讲圣经里的故事,有声有色,曦特别喜欢圣经中雅各伯的儿子若瑟不计前嫌接纳宽容曾经伤害自己的哥哥们;还有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