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6.5万名青年和要理教员涌入这座体育场,以音乐、以掌声、以五颜六色的旗帜,迎接教宗方济各的到来。教宗用五根手指头做比喻,嘱咐他们五件事:祈祷、团体、诚实、宽恕和服务。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今天,我将谈谈我上周在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的牧灵访问。继数月前对韩国的访问后,我再次踏入亚洲,来到这片富有文化和灵修传统的大洲。
我们推出新版《要理讲授指南》,试图更加投身于当今全球文化的这个新阶段。
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仁爱堂是古巴教友和非教友的精神圣地,基督徒们积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牧灵,如要理讲座、传教员培育、爱德活动和援助老年人等。堂区教友积极在仁爱圣母护佑下向弱势群体宣讲基督。
《要理问答》中讲,天主“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不在生前,必在死后。”假如我们现在所受的痛苦,是因为犯罪受罚,我们可以咬紧牙关挺过去,可以死后到天堂。岂不比死后受罚进炼狱、下地狱要幸运得多吗?
这些殉道者是在波尔布特政权下殉道的,他们当中有主教、司铎、平信徒、要理教员和传教士,传教士当中有几位是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员。
他指出,该国的司铎、男女会士、传教士和要理教员在许多无法言喻的牺牲中,不但从未离弃他们的羊群,反倒尽忠职守。教宗赞誉他们是良善又忠信的福音宣讲者,叮嘱众人要孜孜不倦地行善。
枢机强调,“需要为司铎、执事、会士、要理教员和其他牧灵人员提供更适宜的培育,坚持让平信徒参与培育进程”。
“在信仰的真理上,尤其在有关伦理道德的问题上,有些道理尚未在讲授要理时或在讲道中讲解透彻,或在青年牧灵工作中予以明确,不模棱两可地说明。
教宗于是叮嘱各教区的司铎、会士、要理教员关注他们所服务的不同语言、文化、经济环境的人。最后,教宗鼓励印度教会继续努力促进社会福祉,持续关注人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