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嘱咐与会者们两大任务:首先是「练习以默观的目光注视城市居民的生活,竭力在每个堂区了解人们的生活处境、感受和想法」;其次是「默观这个大都会萌生的各种新文化」。
为耶稣虽然是走向死亡,也是走向光荣的复活。可是为宗徒们而言,这只是一个走向死亡的悲剧而已,他们深感不安与忧闷。
教宗然后指出,教区神父应该是一位默观者,即使他与隐修士的默观方式有所不同。神父应该默观,要拥有默观能力,无论是对天主还是对人。
对观福音对耶稣的死刑也有类似的描述。马尔谷和玛窦描述,在耶稣被捕后,傍晚时被押送公议会受审。大司祭、长老和经师们试图捏造假证据,来反对耶稣(谷14:53-65;玛26:57-68)。
国务院外交部次长帕罗林蒙席形容索达诺枢机主教的看法充满基督信仰坚实的实际观。圣座发言人隆巴迪神父形容索达诺枢机主教的言行是教会历史的一部分,因为他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首要的幕僚。
每个人在基督内,找到自己的人性──新亚当,并找到自己的未来,双目注视和默观天父的慈爱。画中情景被置于杏仁形的光环中,按早期及中世纪圣像学的表达,它标志着基督的二性:天主性及人性。
教宗首先谈到“圣母的忠仆”这句话的意涵说,这几个字令他想到圣依纳爵在默观耶稣降生时提到的一点。圣人说:“我必须在场”,以仆人的身份透过白冷的工作和马槽在那里协助圣母。
我们要祈求圣神赐予我们能力,好能将基督信仰慎重地融入当地文化,以默观的目光注视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让爱也能温暖最冷漠的心房。”
教宗继续说:“我鼓励你们向圣母玛利亚祈祷,‘向她求得来自复活的崭新热忱,让我们可以把生命的福音带给所有人,这生命战胜死亡。赐予我们圣洁的勇气去寻找新途径,将不朽神妙的礼物给予每一个人’。”
玫瑰园祈祷所内座无虚席,礼仪在鲜花林立、喜气洋溢的氛围中开始,祭台上,修女们精心准备的十二盏玻璃烛灯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十二朵芳香娇艳的玫瑰红橙相间地摆放于烛灯之间,任神父在讲道中说:“玫瑰经是一种默观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