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个人生主题的架构下,分享员分享的生命故事,循序渐进地带领参与者摘掉面具,真诚地打开自己的心门,与组员坦诚沟通,并走进自己的内心,回归真正的自我。
在某个夜晚,我们可能感到无用而孤独,那时祈祷将会来到,敲响我们的心门。我们人人都可以抓住厄里亚外衣的边缘,如同他的弟子厄里叟拾起他的半件外衣那样。
这告诉我们,祈祷必须坚忍不拔:「凡怀着信德和坚毅敲响祂心门的人,必定不会失望。天主必然回应、总是如此。我们天父深知我们需要什么;坚持的目的不在于告诉祂或说服祂,而是为了在我们内滋养渴求与期待。」
此外,二人都向“受造界的美善和价值,即造物主的镜子”敞开心门。教宗表示,这位天才艺术家的人文思想“仍有价值且合乎时宜”。
有些年长者可能感到精力不足、认为当“习惯成了规则”后,则很难以不同的方式行事,还有些人觉得已经为自己的家庭“劳神操心”,哪还能“为更贫穷的人”奉献己力呢,或是感到孤独如同过于沉重的巨石,教宗则邀请他们“向圣神的作为敞开心门
“我们也如此,注视七苦童贞圣母,我们就能向富有怜悯的信德敞开心门,这怜悯能让我们与受伤的人、受苦的人,以及被迫背负沉重十字架的人分享生命”。
天主似乎意外地进入他们的生活中,尽管有最初的艰难,二人都向摆在自己面前的现实情况敞开了心门。”省思若瑟的形象,教宗认为这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接着,教宗说:“让我们默想旷野,旷野是天主对人心灵说话的地方,在那里会喷涌出对人的祈祷的回答,旷野即是寂静之所,心灵与其他事物分离,只在寂静中向天主圣言敞开心门。”
“那揭示天主慈悲的痛苦,刺穿了天主始终敞开的心,人却一直紧闭心门”。基勒乃人西满会感到愤怒或同情,悲伤或厌烦,我们全都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他背起耶稣的十字架,耶稣则是将世人的罪一肩扛起。
他强调,信仰是一段充满石头、水坑和意外拥抱的旅程,邀请所有人,无论他们的信仰状态如何,都不要关闭心门,给予等待他们的上帝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