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稷山县开西村教友程恩荣于2017年5月13日在外打工,站在高架上干活时,不料变压器漏电被击中,身体倒挂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一起工作的工友都不敢近前。
这不,耶稣在外名声响当当,来到自己的老家,却被轻视。原因没别的,只因为“他不就是那个木匠吗?”言下之意,一个木匠能有什么?他说话的智慧,所行的奇能,一个木匠怎么可能做到呢?
原来小女孩的妈妈长期在外打工,去年春节回家时才和女儿见面,孩子平时也只能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妈妈在电话里说上几句,如今奶奶一提起妈妈,她便立刻联想到妈妈那温暖的怀抱和被关怀爱护的幸福,因此也显得格外兴奋
教宗方济各在新书《让我们再次梦想》中,提到当时他在德国求学,这场世界杯足球赛让他体验到「自愿流落在外」的孤独感。教宗说:「我记得阿根廷队赢得世界杯那一天,我没看球赛,所以隔天看报纸时,才知道我们赢了。
大家都不敢在里面午休了,只好在外面的大树下乘凉。傍晚,本地的本堂李神父和叶修女买来礼物看望大家。他们听说中午我们休息的帐篷里温度太高,就竭力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堂区去住,可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很难过去。
教宗说:「许多人说自己在教会内,却是一脚在内、一脚在外。」这样,他们就能脚踏两条船。对这种人来说,教会不是自己的家,而是租来的房子。有些人「租赁教会,不把教会看作自己的家」。
遇到主日,神父来不了,除了打工的、念书在外的、生病的、动不了的,几乎全部清早到教堂神望弥撒。
我被当做捣乱者排斥在外,可想那些慕道者有什么待遇呢?这些看门的就是这里掌权的,这道门槛卡住了不少想进门的。教友身上缺少爱的表现也屡见不鲜。
到晚年时候,儿女都已成家,枝叶各散,姥爷与姥姥便又承担起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为在外奔波的儿女分担生活重担。在生活上,对孙子孙女予以教育引导;在信仰上,更是时刻谨记自己的家长使命,不曾有丝毫懈怠。
如果你身处其间,你总会感到一种氛围,一种在外面世界从来没有的那种庄严肃穆、神圣静谧的氛围。但如果我们忽视了祭台边的那盏长明灯,那我们怎么也不可能理解那种氛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