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祈求道:冷漠会杀人,而我们愿意成为那对抗冷漠谋杀现象的声音。我们愿意替人微言轻、替只能饮泣吞声的人发声,因为中东今天在哭泣、受苦、沉默,而其他寻求权力和财富的人则在践踏中东。
在今天这个冷漠的世代,人们好需要有更多的关怀。祈求天主感动更多的人愿意付出爱心,让这个人与人疏离的世界里,多一些爱,好温暖冷漠的心灵。阿们!
在当前「受冷漠文化威胁的社会里」,亲近关怀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祈祷出自一个曾因不公、贪婪、腐败和冷漠而受伤的民族的心灵。对耶稣圣心的敬礼也提醒我们,要不断祈求耶稣改变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像祂一样。
在全球化裂痕加深、生态危机加剧、人际关系日趋疏离的今天,这篇祷词在圣神的“意愿”(罗8:27)中和圣方济的“叹息”(罗8:26)中,以其朴素的智慧和深邃的辩证思维,持续塑造着追求和谐与成熟的灵修生活,为今日基督徒提供了一条从自我破碎走向生命整全的道路
细读此段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信仰经历的五个阶段: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第一个阶段:冷漠。圣经原文(5-9):他必须途经撒玛黎雅。
教宗认为这是全球化世界的一大挑战:薄弱的思想降低了普遍的道德水平,在错误的宽容观念的名义下,那些保护人类真理及道德要求的人最后受到迫害。宗教自由也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反映。
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秘书长托索蒙席回答记者的提问,强调「友爱全球化」的条件在于维护人权,尤其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宗教自由权。
与会的90多位主教、司铎和男女会士在这几天讨论了新福传在亚洲所面临的挑战,谈到全球化、贫困、生态、宗教自由,以及如何在与国家、社会及亚洲其它教会和宗教的交往中,发挥天主教会先知性的作用。
今年工作坊的主题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今年世界传教节指定的主题——‘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20,21)’,副标题为‘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展开新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