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理性是上帝所创造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性,而信仰则来自于上帝的启示,两者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真理源泉,因而不可能相互对立。毋宁说,理性与信仰二者都与谬误对立。哲学与神学之间永远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我们应在信仰中不断塑造自身的神圣品格,并坚持不懈地彰显出来。而这正是教会牧灵工作的核心。如果说信仰是我们生活的“根”,那么品格便是结出来的果实。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表达。
在强大的物质文明面前,巫师们很快屈服,爱斯基摩人由信仰原始宗教迅速转变为信奉基督教。大量爱斯基摩人成为基督徒,每天虔诚地做祈祷,至少表面看上去是这样。
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喜悦,因为我们还有信仰,因为我们还有一位真爱我们的天上大父。 记得我与一位老神父交谈时,他曾谈到了他过去的经历,他原是在北京辅仁修院读神、哲学。
正是这本书引领着我走进了教堂、走进《圣经》、走近了耶稣、走近了信仰,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坚定了我的信仰。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吧。
我们觉得基督信仰中成问题的东西,总是信仰之证明的数量在历史进程中的堆集,而这种证明要求人赞同。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部卷帙浩繁的五千年中国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丰富的信仰文化。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一切做好了,就会天下太平,就是天人合一,大同世界。
也就是对人生最根本的终极问题的追求,必然需要信仰来给出终极的回答。书中关于“追求信仰是理性思考的过程”的回答,我认为正好用来回应金主教提出的如何摆正“理智与信仰”的互动关系的问题。
宁夏教区的甘城子镇,历史悠久,文化落后,信仰“呆滞”。该镇现有教友百十余人,教堂不大且破落不堪,神父们不定期地送回弥撒,教友们四大瞻礼才集中进堂,恭敬天主的热心不够。
童年信仰记忆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因家庭之故,从小就是一名教友。那个年代我们村教堂被充公,作为大队编筐创收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