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指出,圣经中亚纳到圣殿祈求恩宠,希望能有个儿子一段写到,她静静地祈祷,而司祭和他的两个儿子却是堕落的:我想到了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激怒人们的那些不符合司铎举止的行为:交易的丑闻、世俗化的丑闻&hellip
正是从改变我们生命的感恩圣事出发,抗拒世俗化并将信仰放在生命的中心,才成为可能。教宗说:亲爱的朋友们,感恩圣事的共融除去我们的个人主义,将死而复活的基督的神通传给我们,让我们顺从祂。
这样无疑就会使孩子明白一个简单的世俗化道理:做人原来是口里一套,心里一套;说的是一套,做的可以是另外一套。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行为与你的教导怎么会不背道而驰呢?
讲道后,老神父也语重心长的叮咛大家说:我们在四旬期等待天主的救恩,响应天主的慈悲,我要求你们要懂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是天主的肖像,是尊贵的,天主喜爱的,当今最害怕的是严重的世俗化,冷漠的心,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
而把目光转向天主,把希望交托于大能天父的手中,因为只有靠着天主圣宠的光照和助佑,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看清自己的心灵状况,就像光线越强烈,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房间的每个角落一样,才能有力量去战胜自己已发现的丑习陋行和各种世俗化的不正之风
当然,今天充满世俗化和模棱两可思想的西方与其他仍然有强烈神圣思想的地方情况非常不同,司铎的职务也难免受到影响。在司铎年的协助下,司铎们需要开始纠正自己的道路。
这是唤醒日益世俗化教会的有形可见的信息。教宗本笃十六世是一位杰出的神学家。就任教宗后,身为神学家的他更注重天主教内在的更新,以及天主教组织的整合。
如果说宗教世俗化运动在二十世纪成为主流,那么可以说基要主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宗教的主流。
宗教活动要严肃庄重、简约适度,保持神圣性、严肃性、纯粹性;反对盲目攀比、追求排场、奢靡豪华、扰民浪费,杜绝世俗化、庸俗化。
他说,在世界其他地方,世俗化已经削弱了一种文化对神圣的感知,而教会恰恰可以通过强调它是一个满足“人类与神圣相关的内在渴望”的“门户”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