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所具有的超性之爱是和信德之根的深度成正比的:人的信德越坚定,越真挚,其超性之爱也越纯粹、越炽烈、越旺盛;所表现的爱德行为也越慷慨、越豪爽、越异乎寻常而惊世骇俗。
保禄宗徒也曾说过: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11:1);而我们对天主和对众人的超性之爱也就建立在这非常牢固的信德之上,如果没有坚固的信德,也就没有真正而纯全的爱德,自然也会使自己微不足道的爱德陷入功利主义
可是,被仇人偷偷地撒了莠子。当两者一起生长起来的时候,他发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良莠不齐。该怎么办呢?简单易行的办法是把莠子苗直接拔掉。拔掉莠子苗的时候,难免会影响到麦苗,因为它们盘根错节。
所以你要爱他们和爱你自己一样,你也可以得到他们对你同样的爱。这是主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爱,人们的生活才美好。
就是耶稣所说的不但爱人,还要爱我们的仇人的深奥道理。只有人人去忍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家庭才能和睦,国家才会和谐,社会才能进步。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教宗祈求的另一项恩宠是以爱制胜,他说:取胜的路可以有许多条,但是我们在今天祈求的是藉着爱,以爱取胜的恩宠。这样做并非容易。每当遇到令我们吃了很多苦的仇人时,以爱制胜就不易做到了。
(编者:本文作者是一位新教友,她把自己宽恕仇人和爱人的经历分享出来,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基督徒如何更好地去学习爱人、并爱“仇人”。) 在上个世纪60~70那段充满浩劫的年代里。
这里,不对这对夫妇的思想说褒贬,也不对残疾儿子的选择说对错,这里只说一个问题:爱。人类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人除了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保障外,还有一个精神需求:爱。
,宽恕仇人,好使自己常活在天主的爱内。
,我爱你我曾千百次呼喊过心总是与你远离我不愿把心交给你不愿与你用心交谈我不愿把所有痛苦和忧伤向你诉说不愿将快乐与你一起分享我怕你叫我与世俗脱离我怕你叫我放弃自私我怕你叫我用真诚的心爱所有的人(包括我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