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灵修概念中,克苦这个词让我想起余秋雨在一次演讲中所谈及的昆曲来。他说昆曲被列为世界文明遗产,是我们的国粹。即是国粹就自然不应把它丢弃掉,可尽管如此,事实上它已不能像流行歌曲一样融入大众生活。
在湿透的耶稣苦像前默祷片刻之后,教宗亲吻了十字架上耶稣的脚。教宗说:“亲吻耶稣苦像的脚,总是给人以希望。”耶稣“知道生活的意义,他懂得孤立无援,因为人们用钉子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苦路善功是天主教一个古老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四世纪基督徒去圣地朝圣的时候。如同我们很多天主教传统一样,苦路善功是丰富、深奥和充满意义的。
无意间,十字山的简介和几张分辨率并不高的照片强烈地吸引住我的眼球。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字山小堂、十四处苦路等,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如同它们别致的名字容不得我再有片刻的等待。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将於4月14日圣周五晚上在罗马斗兽场主持公拜苦路礼仪,默想基督的苦难。
负责灵修的弟兄,通知大家中午在圣母山上拜苦路,个人以自己的方式默想、朝拜,以后到终点集合。此时,我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进行,我该怎样面对这次祈祷?我为什么要拜苦路?我主动吗,愿意吗?
而今天主受难日礼仪当中《显示十字架礼曲》同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并在耳际回响不断:(领)请看十字圣架!基督藉着它,拯救了整个世界。(答)请大家前来朝拜。
4月10日圣周五晚上九点钟,教宗方济各面对著一个冷清、寂静、几乎无人的圣伯多禄广场,在昏暗的灯光照耀下,在安置于地上画出苦路路线的无数油灯火焰闪烁下,主持了恭拜苦路礼仪,纪念我主耶稣的十字架苦难和死亡,
信德网讯9月14日,是教会传统的光荣十字架节,西北地区著名朝圣地——陕西眉县跑窝十字山迎来了约5000名教友的朝圣热潮。一些远道而来的教友前一天已到达圣地,从14日早晨6点开始便陆续登山拜苦路。
当演员们淋漓再现救赎恩主耶稣在生命的最后所走过的痛苦之路,面对鞭打、唾污、荆棘刺冠、脚踢手拉,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三次跌倒,三次艰难的爬起,满身的伤痕,血流不止,一步步走到了加尔瓦略山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