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因为人对幸福的期望值越高,幸福感越小。为什么我们教友往往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呢?因这我们向往的是永生,而不是今生,今生只是走向永生的短暂旅途。
托尔斯泰在1886年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小说里,也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故事的主人公帕霍姆拿着全家积攒的1000卢布,为了从土地商那里拿到“一天可以走过的土地”。
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大名鼎鼎的李叔同先生不仅虚怀若谷,尤其怜悯众生。
托尔斯泰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关于一位皇帝的三个问题。一天,有位皇帝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三个问题,只要他知道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永远不会再有任何烦恼: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
——托尔斯泰11.圣经是全世界空前绝后、最好的一部书……——狄更斯12.在这本令人敬畏的圣经里,蕴藏着奥秘中的奥秘。
世界著名经典文学巨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悲惨世界》、小仲马的《茶花女》、托尔斯泰的《复活》等,都是悲剧,都是赚人眼泪的文字。主耶稣训谕世人: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实乃金科玉律。
他不是文学家,也未曾写过一本书,但世上许多大作家(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以他生平的言论为题材,写出了无数不朽的篇章,世界上没有一个图书馆能收全与他有关的著作。
在安德烈·卢布列夫(AndrejRublev)著名的三位一体像上,圣父在看着他的圣子的同时也看着那其中盛着羔羊的圣爵。从起初他便看到他与人类同甘共苦,虽死不辞。
以前看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就曾被感动过。年轻的军人尼赫留德夫伤害了姑娘喀秋莎的身心,使她沦落风尘。多年后幡然醒悟、悔恨不已,不但放下自己显赫身段,向喀秋莎求恕,并愿用自己的后半生赎罪。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生有三种满足的境界:家庭的满足、事业的满足、宗教的满足。托氏所说的“宗教的满足”,正是经上所言:“没有一种财富,能胜过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