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个人过去的经历,又或者每晚看看新闻,便能足以理解人类历史中,充满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觉。
过去两年,复活节庆祝活动因为疫情大流行而受到限制,今天不同的是,有大批神职人员和信徒参加礼仪。在罗马,参加的枢机、主教和(教区和修会)神父与罗马主教一起共祭弥撒,重宣他们在祝圣时所做的“圣职许诺”。
然而,子女因他们的过去而受苦,我们看到这一幕也很痛;我们仍继续试着去爱他们,但一看无法夺去孩子们心中的痛,这为我们也万分悲痛。我们——父母与孩子——可以说是‘领养’彼此了。
这份光荣所投射的,是光明的未来,而非充满失败的过去。今时今日,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说“愿光荣归于此,愿荣光归于那”,但都是指战胜敌人。
……过去数月给我一些“幽闭恐惧”的感觉,可能你也会认同,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滞留在一个地方,在属灵方面也有好处的。“你们应当留在这城中,直到佩戴上自高天而来的能力。”
而今天,当我们转过身来看过去的一年,发现在我们身边少了一位好司铎,少了一位好弟兄。
六合村的村委会主任孙效文教友在接受“信德”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村今年的(2006年)圣诞物资交流会,规模比前几届都要大的多;而且时间长,过去一般是3天,这次是6天;这次圣诞物资交流会的收效好,平均每天的交易额至少都要在二
默观生活有吸引力,因为它在今天的青年一代的思想中有特性、有非常清楚,非常透明的身份认同,而非默观生活或非默观男女修会的圣召在许多青年人当中产生了疑问,因为,例如国家把会士、修女过去从事的工作抓到自己的手里或由国家负起责任来
过去我们只关心教会内部,没有更多的关心社会,没想过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太原教区的“爱心互动”使教友承担社会责任,开了个好头。关心儿童、女性;关心穷人、病人,是十分可贵的。
梵二后,教会承认,过去有冷落圣神之嫌,特别呼吁重视圣神的运作,基督徒重新领略圣神在生活及信仰中的必要性,让我们反省今天的三篇读经。 因为,每一篇都与圣神有关,第一篇读经强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