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是早就说好了吗?初中毕业后让我自己选择。”我说。“是说过,可是,现在不是变了吗?你看,你娘又有病,你兄弟、你妹子都要上学,咱家不能光靠我呀!”的确,父亲的话句句在理,我沉默了。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平安中生活,但真正的平安,也就是天使在圣诞夜所宣报的平安,不是人力征服得到的,也不是政治协定的成果,而是首先有待我们不断祈求的天主的恩赐,同时也是我们本着耐心努力追求,并始终顺从上主的命令的成果
这种文学类型充分反映圣奥斯定的一生,他的生命不是自我关闭,而是散布在许多事物上,但最主要来说却是一个在与天主对话中的生命,所以也是为他人生活的生命。
我们不是常常听说某某得了癌症,现在回头了;某某企业倒闭了现在开始投奔主,人往往在困难中容易找到天主。
对质的目的不是表达我们不喜欢这位神父,而是表达我们对他的关爱。主教不应利用对质向神父发泄自己的挫败感和愤怒。因此,就算我们不喜欢某位神父,也不应该利用对质作为惩罚、报复或支配他的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感受,而不是对错,家是讲爱、讲彼此接纳和理解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这个方式真的挺好,我俩都写了很多,家人们可以试一试。
《福音》为我们描述了玛利亚玛达肋纳的喜乐:耶稣复活带来的喜乐不是透过滴管一点一滴流出来的,而是有如瀑布倾注在我们整个生命中。
「这种有条不紊的生活不是基督徒的生活」。本堂神父绝不能抱持「企业家的态度」。他必须如同耶稣那样与人民同在,与天父同在,「必须从相遇的角度体验一切」。
比如,究竟如何处理天主教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如何带着传统资源进入到现实生活,而不是退回自己的传统?教会一直觉得应该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但这个积极角色的入口到底是什么?
同时我也深深体验到了一句话:不是找到答案之后才归向神,而是归向神之后会找到答案。一位青年有感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