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日,接近弥撒的尾声及在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教宗方济各指出虔敬的敬礼的特点之一,就是向圣母玛利亚热心敬礼。
喜乐是圣神所结的果实(迦5:22;罗14:17);喜乐是圣神同在的证据之一。喜乐从圣神而来,耶稣升天之后圣神降临,也因此圣神可以超越环境,在新约时代与属神的百姓同在。
他们的规则之一就是,不主动传教。他们也不参与民众的宗教礼仪,比如主持婚礼和葬礼,等等。我们最终明白,Trappist修院,在本质上,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永远只是相遇而不相交的。
亨利·欧文(HenriNouwen)可说是当今美国最多产最负盛名的灵修作家之一,他讲到他同德肋撒修女的一次会晤:“多年前,我有一个机会去见印度加尔哥答的德肋撒姆姆,当时,我正被很多烦心事困扰,想借此机会向姆姆请教
—前621年)是秦国第14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他与他的先祖一样,是一个信奉上帝,以上帝的旨意与仁爱为准则的君王。《孔子家语》记载:齐景公问孔子:“为什么秦穆公国家小,地处偏僻,但却成就了霸业?”
许多的圣迹对印第安人的意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的部落皈依了天主教,这必然是圣母显现的结果;莫托里尼亚(Fr.Motolinia)神父是最初在墨西哥传教的十二位方济各会士之一,他告诉人们说,在1521年至
玫瑰经是基督徒默观祈祷中,最美好、最值得赞扬的传统之一。它发源于西方,是一种典型的默想祈祷,在某些方面相当于那发源自东方教会的「内心的祈祷」或「耶稣祷文」。
纵使门徒非议,耶稣却召叫了他,作为十二人之一。可敬圣伯达注释这段福音,写道:耶稣以慈悲之爱注视玛窦,并拣选他;「因怜爱而被拣选」(miserandoatqueeligenda)。
纵使门徒非议,耶稣却召叫了他,作为十二人之一。可敬的圣伯达注释这段福音,写道:因怜爱而被拣选(miserandoatqueeligendo)──耶稣以慈悲之爱注视玛窦,并拣选他。
问题的症结之一:中梵双方的责任:一方面,教会当局在爲中国天主教会调整、合并和建立教区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和尊重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