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人如痴如醉的求知欲,和孜孜不息的探索真理的精神,就倍受神的青睐,这似乎是神在为祂自己构筑殿宇。
教会历来执行其使命的作风,一面检讨时代局势,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类解释真理,并以适合各时代的方式,解答人们永久的疑问,即现世及来生的意义……(牧职4)一些人切愿当主教,却不明白主教的职务是什么
一方面,基督徒投身于社会正义,实践爱德,但是,往往导致忽略甚至否认信仰的极端情形;还有一种情况是理性,不顾自身的局限性,将科技发展推向背离真理的道路,于是信仰与科学之间被人为地划地自限。
但是,由于这端真理的形而上学的表达方式,教友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在坚信这道理的同时,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取得自己的耶稣像和天主像。
(《天主教教理》253-254)教会也清楚的指出,圣三是启示的真理,最早关于圣三定形的格式表达已经出现在宗徒的著作中,比如“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共融,与你们同在”(格后13:13)。
这段话在新约中由圣保禄赋予基督论的意义,预示着圣言成肉身、信德成义的真理。
灵修意义在天主教灵修中,“吃奶”象征从教会中接受真理的滋养与圣事的恩宠。教会是“我们信仰的母亲”,如同圣师聖西彼廉(St.Cyprian)所说:“若没有教会为母,就没有天主为父。”
真理有主观与客观的层面:客观真理包括自然界的定律和宇宙的来源等,主观真理包括人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培育等。主体与客体都是有关生命素质的问题,因此教与学亦必须引进生命的改变、提升、充实、升华。]
(弟后1:12)圣保禄宗徒的这番话帮助我们明白,信仰首先是人对天主的个人依附,同时,与此分不开的,就是自由地认同天主所启示的全部真理。
基督徒是一些领爱了天主特别宠爱,分享着基督司祭、先知、君王职的人(参《教友传教法令》,2),他们因自身的生活特征,身为公民和天主的子民(参《教会传教工作法令》,21)应该以自身的言行将天主的圣爱和真理呈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