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81年的君士坦丁大公会议及431年的厄弗所大公会议重申耶稣基督的天主性。教会现在对耶稣的信仰是:一个位格,两个性体,人性及天主性结合成一个位格。当我们谈到天主子时,一定有一个相对于子的父。
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也行过同样的礼仪。他先给人授洗,然后,“给他们覆手,圣神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讲各种语言,也说先知话。”
1998年7月,阿莱塔(Aletta)修女、泽丽雅(Zelia)修女和弥厄尔(Michael)修女在弥撒后返回家途中,被一名狂热分子杀害,仅仅因为他们是基督徒。
厄则克耳提到天主与以色列子民的关系时,也不顾忌地使用强烈、热情的字眼(参看十六,1-22)。
圣经告诉我们的人类的原祖父母亚当和厄娃上魔鬼的当就是被蒙蔽而选择的假的“圣善”(创:3:9-15);这就是原罪。
在第一篇读经中,厄则克耳先知描绘天主如同一位牧人,看顾祂的羊群,一一数点祂的羊只。祂寻找迷失的,包扎受伤的,坚固软弱和病弱的(参阅:则卅四11~16)。
旧约中,若苏厄将以色列人带到天主所预许的福地(苏5:9-12),象征着降生成人的主耶稣将天父的圣爱带给每一个人,带到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生活境遇中。
答:亚郎穿上了长衣、束带、无袖长袍、“厄弗得”、胸牌与礼冠(前有圣牌)。这些衣服象征司祭的尊严、职责与属神的身份,特别是胸牌内的“乌陵”和“突明”,象征司祭承担属灵判决的责任。5.
玛利亚作为“新厄娃”,以其对天主的完全顺从,抵消了原祖父母背命的后果,为我们指明了回归和平的道路。
好牧人像,3世纪的罗马,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与后世描述作品不同,好牧人是圣经里的暗喻而并非耶稣本人:耶稣是一个牧羊人,信徒都是他的绵羊,耶稣为了自己的羊而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