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关怀别人和爱德的行动,无论对我们个人还是团体的信仰品质乃是最好的检验。当天的福音最后提到,众人吃饱以后,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碎块收集起来,免得糟蹋了。
按照宏观视角,生命乃是非常短促的一瞬,但就某一个人来说,人生旅途却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特别是那些身处艰困之境者,常常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终年累月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之需奔波劳碌,而这确实也是延续生命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次聚会有一千多名海外参加者,他们入住教会学校和教堂建筑,并有本地家庭接待;据泰泽修士说,最后有少于一百名海外参加者因个人理由未有赴会,故不少本地家庭未能参与接待工作。
我看不惯现在这个风气,埋个人一请神父就好几个,有的还请十几个。一个神父送葬和十个神父送葬效果是一样的;一个神父和十个神父同做一台弥撒效果也是一样的。
教宗解释道,耶稣在这个人身上完成的举动表明祂既接近人类,又与天主结合。这个举动让我们想到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事迹。
它包括个人的皈依和成长、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人神的关系。它的结果是更充实、更积极、更快乐、更幸福、更丰盛的生命。
这个人就是教宗,他如同我们一样,也如同伯多禄那样软弱。但教宗是一个稳健而活跃的参照点,跟随教宗正是为了继续跟随耶稣。撒旦则意欲折断这密切的关系,使我们离开救主,即恩赐爱的真自由的那一位。
都仿佛是一个日常生活的操练,与主同行中恩宠的丰沛浇灌,让自己由里到外焕然一新;感受到这种设置很实际亦很理想,有助于身心灵的整合,给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持系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谦卑服务的亲切;不仅充实了个人的生命
由于我们的不宽恕,我们常常使另一个人深陷于恶行而无力自拔。宽恕并不是对邪恶轻描淡写,也不是容许别人继续伤害我们。那些把脸的另一面转给别人打的人们并不是永远的受害者。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儿浅见,望各位神长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