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四旬期是自我省察的绝佳时机:我们应当检视自己的心灵是否受到假先知的谎言威胁,我们爱的火焰是否快要熄灭?
这种沐浴与照耀,它好像同时也是来自自我灵魂的内部,可以说这是一种内外一致、通体透明的照耀。它不是让你感到被爱,而是让你感到爱。
徐:我感觉在中国教会自我重建,迈向新里程的阶段有我一份力量而感到很自豪。我有幸参与培训大陆天主教徒、修女、神父的工作,这是我的光荣。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但是我有,这是一种感恩。
故此,人应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自找出路,不能钻牛角尖,自己生闷气。天主的安排样样都好,应对天主有赤子信任依赖之心。 应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凡是使人悲观后退、厌倦的思想都是不好的,要积极抵制。
以往,我们利用这些刻板印象掩饰向来担忧自身形象的「自我」;我们各自的形象表露无遗,而且那是我们无法抛开的共同外表,即:同为弟兄姊妹的外表。「为什么你们这么胆怯?你们怎么还没有信德呢?」
就建议他在家里自我隔离,吃感冒药,同时也给他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他放松下来。第二天,他就退烧了,也不咳嗽了。再过了三天,身体完全没有问题了,开始了正常的居家生活。
要是我们以这种方式献出自己,接受一种死于自我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死亡和生命之间的界线成为可以穿越的。不论是生或死,我们都与基督同在,也因为如此,从今而后死亡不再是一道真正的界线。
我们可以将“在圣神内受洗”(或“释放”、“更新”)解读为:基督徒诚心地接受入门圣事所施与的恩宠,为能更好地做出自我奉献,服务教会及世界。 神恩复兴运动的神学基础是“圣三论”。
耶稣虽有天主的尊位与权柄,但他“自我空虚”(婓2:7)、谦卑自下。他为“完成全义”(玛3:15)甘愿接受若翰的洗礼,一个他绝对不需要的洗礼。之后,若翰还将自己的门徒若望和安德肋引向耶稣,他说:“看!
爱是心的跳动力,使我们走出自我,并与他人建立分享和共融的连结。「群体的爱让社会能够迈向爱的文明,这是我们全体都感受到的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