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写道:“即使我们以呆滞的框架把耶稣牢牢封住,祂也会突围而出,不断地以祂神圣的创新性使我们惊奇。
正如神父所说:“这25年是主的召唤、是主的恩典、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更是跟主一路同行的征程”。
基督自诞生在山洞起,就已决意按照圣父的旨意,走向加尔瓦略山,这便是天主的神圣救恩计划。洗者若翰向我们发出邀请:“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
在弥撒讲道中,党主教结合当天的福音(玛8:18-22)和读经(亚2:6-10,13-16)讲了两点:第一、要铭记修道人的神圣召叫。
是否将“向万民传福音”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自己又是怎样善用了天主所赐的各种恩惠?怎样兑现了自己向天主所宣发的誓言、所承诺的责任?
祂的神圣事业和计划,不是我们可用肉眼完全看得见的,不是我们的理性可以完全理解和推导的,也不是完全可用教堂建筑的大小巍峨与否来判断的,更不是用信教或进堂的人数多寡来衡量的。
如今,天主再一次召叫我们重新发现:司铎的职务是神圣的,超越一切的脆弱与缺陷;这职务在今天依然切合时代,而天主的仁慈也是在当下活生生临在的。
教宗在回应中邀请,应“尊重亚洲这片神圣的土地”。这个大洲向各种形式的跨宗教对话开启了大门。教宗指出,同道偕行的经验应激励众人分享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平等与公义。(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他提醒我们,外在的教堂固然神圣,但若人的内心冷漠、充满仇恨,即使每日弥撒,也无法真正朝拜天主。朝拜不是举手的姿势,而是心灵的姿态。
神父将每个朝圣点与历史和信仰相互渗透,带着我们祈祷,做弥撒,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圣地的由来,让我们时刻沐浴在神圣的宠光和天主的神恩中,使我们此行收获丰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