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3:18)温州平阳县鳌江镇塘川塘北村,有个仁爱之家。在这家干净的院子里,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尤为显眼,她就是仁爱之家的创办人安玛尔大。
闻听此话我深感诧异,随后了解到,他们村有一家信耶稣的。听从那一派的教义,放弃农耕,不顾生活,四处奔波传福音,以至于吃饭都靠邻居周济。
我的母亲去世很早,是哑父一手把我们拉扯大的,他在村路口东开了一家豆腐坊,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每到主日,哑父索性把铺子一关,带领我们全家四口人,走上六里地,到县城的教堂参加弥撒。
也许耶稣早已洞察人心,深怕信德不深的人们把他的复活与鬼魂相提并论,所以他在厄玛乌村同克罗帕等人共进晚餐时,耶稣主动擘饼“递给他们。”
1934年雷洁琼随平绥沿线旅行团到绥远考察,她看到在小巴拉盖村的土地上“种鸦片的也不少。”这种情况正是在教堂土地被没收之后出现的。传教士对此也无能为力。
在没有人奉教的“白点村”中,他们自己集资筹划创办“免费学习班”,组织各种“献爱心活动”,以此来撒播基督的圣爱,传播天国的喜讯。
第一次显现 朱恩·第埃高(JnanDiego)是美洲墨西哥城附近的一个农民,住在陶乐白特拉克村(Tolpetlac),距特拉台劳肋高(Tlatelolco)教堂九英里。
我和两位同事去走访石家庄市平山县桃林村的一个名叫露露(化名)的女孩。 沿着颠簸的盘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很长的山村小路,终于到了露露的家。 没有门的门,院墙的缺口权充作是院门。
如:在今年上半年,太原教区西柳林福传组的十几个教友,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帮助一位张花村的新教友,将她的六亩地锄完,这种爱的行动给教外朋友留下了极好的影响,为福传工作在此地的展开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几周后,刘主教亲自给我们三人定做了祭衣,又用地道的天津话嘱咐老院长范藏珍修女和已故理家郝福然修女:“张修士是外教区的,要优先照顾!我们给修士送一身合体的祭衣。”老主教关心和爱护,说的我心里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