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大家深入反思“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的教导。这对爱尔兰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在教会内常常说‘传教’,而不是‘保持’。
从今天礼仪的福音,我们听到一些耶稣关于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话,他们是宗教的领路人。对于这些权威,耶稣用非常严肃的话,“因为他们说而不做”(玛23:3)和“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叫人看”(5节)。
若望福音说:“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天主是爱”。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天主与我们同在。5月23日清晨,我们教友履行了天主的旨意,分工照顾这些残婴们。
教宗继续说:“每一部福音在描述耶稣的公开生活时,都以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为开始。路加福音更以隆重的历史方式描述洗者若翰的出场。在我所写的《纳匝肋的耶稣》一书中,也以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为开始。
经过几年的研读,张学良终于领悟到:他来世上不是为别的,而是让他成为福音的见证。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台湾的一个教堂里,按基督教的仪式,举行了洗礼和婚礼。
保禄和息拉的颂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使阴森的牢狱变成了敬礼天主的聚会,人们在聚会中宣报了福音圣言,并举行了洗礼(31节)。“以圣咏、诗词及属神的歌曲,互相对谈,在你们心中歌颂赞美主”(弗5:19)。
心灵既要平安,又要有急切感,因为面对为天主圣爱做见证的使命,一种“安心无忧”的意识会使人变得怠惰。这是因为现世结束之际,一切都要接受“最后的考核”。
今天礼仪的福音让我们反省伯多禄的为人所熟知的回答,他对耶稣说:“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这真是美妙的回答!
这得益于《你们去宣讲福音》宗座宪章的颁布,它使罗马圣座得以重组,并为整个梵蒂冈机构的改革事业奠定了基础。教宗由此重申了“教会必须不断革新”的原则,那是在种种改变背后的主要精神。
我们应在教会(基督)的带领下,反省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准备好活出一个基督的新生命,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每一个基督徒都是教会与世界的桥梁,做好福音的见证,搭建好圣化世界的平台;因为,教会需要复兴,是要从每一个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