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保禄六世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慈母与导师》(MatereMagistra)通谕中,强调“人类生命是神圣的:它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
同时也恰逢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闭幕60周年,该会议象征教会面对现代世界的强烈转型,而马里旦与保禄六世的思想合作,无疑对这一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勉励司铎要尽一切努力,「为领导大家团结相爱」(《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9),积极调和,求同存异,使「无人……感到被排除在外」(同上)。
那次大公会议也讨论确定了耶稣复活(巴斯卦节)的日期。岂料因着天主上智的安排,2025年复活节为所有信仰基督的人都正好在四月二十日同一天庆祝。
这位德国籍教宗早在1960年代就担任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神学顾问,1981年开始担任教廷信理部部长达23年之久。2005年继波兰籍若望保禄二世之位担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是一位学者型的教廷领袖。
2005年7月,我在与奥斯塔(Aosta)的神职聚会时提到说,若是年轻人所见到的司铎都是孤独又忧伤,他们肯定不会受鼓舞步其后尘。如果他们以为一位司铎的将来就是这个样子,当会心存疑虑。
我们庆祝世界圣召祈祷日,今年已是第60届,这祈祷日是教宗圣保禄六世在1964年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中创立的。
教宗最后不忘谈及大公合一:有人臆测教宗今年五月的圣地之旅将促成与东正教共融的协议。教宗澄清说:「我们全都迫不及待获得『最终』的成果,但合一的道路尤其意味着同行和一起努力。」
从那一年起,德力枢机便以主教的身分参与梵二大公会议;先前,他以专家的身分与会。
塔格莱枢机与修女们 玛利诺会高克家(JamesKroeger)神父同时在马尼拉耶稣会大学校园的东亚牧民学院主讲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特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