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年长者对社会是一种祝福,青年应与他们交谈,免得落入迷惘的境地,而老年的生命也有其富饶之处,因此断不可陷于沮丧。教宗首先表示,我们处于一个以人口下降为标志的时代,年长者实为一个“新群体”。
(格前十五42-44)我们不要厌倦行善和祈祷面对我们“因迫在眉睫的挑战而担忧和缺乏对策而沮丧”,我们的诱惑“是封闭在个人主义的自私中,对他人的痛苦不闻不问”。
在他看来,新的逾越节不完全从晚餐厅开始,而是以十字架为起点。在那里“完成了旧约和新约逾越的转变”。若望因此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被打断骨头”,因为“不可将逾越节羔羊的骨头折断”。
门徒“留在”耶路撒冷,而隐修士们则“留在”他们的稳修院,给予圣神时间和空间,去从内里改变他们,使他们成为复活基督的见证人。
第八章各类弥撒经文与祷词以及追思弥撒一、各类弥撒经文与祷词368.为已准备妥善的信友,藉举行圣事与圣仪,使他们生活中几乎一切的境遇,都能因逾越奥迹所涌溢的天主恩宠,而得到圣化[144]。
教宗在文告开头便指出选择这篇文告的主题的特别理由,是鉴于儿童们,尤其那些被肆无忌惮的成年人剥削和毒害,而前途受到危害的儿童。教宗强调:“只有在尊重人的时候,我们才在促进和平”。
真正的爱是为了被爱者的好处而不是自己的利益。通常我们在电影、电视、小说里看到的“爱”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感觉的,这不应叫“爱”(love)而是“欲”(lust)。
撒玛利亚人原是被犹太人卑视的「仇人」,而慷慨帮助那落难的犹太人的不是犹太人的司祭和肋未人,而居然是一个最无可能的撒玛利亚人!换句话说,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一个「好心的仇人?」
没有这个超性的基础,社会只不过是邻居的聚合,而不是一个蒙召叫来形成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团体”(文告6)。
教宗表示:圣洗是耶稣所建立的教会七件圣事中的第一件,他能在主耶稣受洗这天为这些婴儿傅洗,心中感到特别愉快,而圣洗圣事是我们信仰生活中最具表情的时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