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响应解除干渴召唤的人,除了遵守贫穷、纯洁和服从等通常的宗教誓言外,还需遵守第四个誓言:“全心全意地为穷人中最贫穷的人提供无偿的服务”,他们被称作“爱心传教士”,天主之爱的传递者。
160年前,天主的慈悲透过一群法国传教士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能领受这天降恩宠。并且在教区历经庚子事变、中日战争、文革厄运等灭顶灾难时,更是天主的慈悲一次次救我们于水火。
西安南堂始建于清康熙55年,由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梅书升于1716-1727年间,派意大利籍传教士马戴弟主持西安教务时,在土地庙什字(1966年更名为五星街)购地建院建堂,建成后即为陕西天主教总堂
借着同一圣神的推动,教会内常有信友,甚至弱女子、孺子为基督舍生致命;常有传教士离乡背井,到天涯海角宣扬基督的圣名;常有主教、神父、修女、教友为他们最小的弟兄服务牺牲;常有不少人克己苦身,超凡入圣,作世上的光
1947年,献县教区总堂经历惨烈的土改清算斗争,大部分中外传教士纷纷避往天津或北京。杨神父因担任主教府院长,与田凤庭神父等留守总堂,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主持教区日常工作。
12月3日教宗在卓越的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的庆日举行弥撒,教宗在弥撒中谈到圣神通过微小的行动起作用,将福音传到了远东。
这座教堂已有136年历史,面积4000多平方米,原名圣母七苦堂,后改为耶稣圣心堂,历来就是主教座堂,法籍传教士赵主教就葬于圣堂地下。24年前,我的舅舅姚铎民神父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在该堂内举行的。
事实上,我多次提醒外籍教友,他们不只是来香港工作,也该是具有他们文化特式的传教士。圣保禄说:「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体。」
从初期教会起,就有许多为信仰殉道、热情洋溢、勤勉不懈的宗徒、传教士与爱德的见证人。
部可以公开或取的着作(以及超过164000幅图像):http://www2.lib.virginia.edu/etext/index.html25.Gallica.bnf.fr(法兰西国家图书馆资助的网站,法文,传教士相关资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