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位既接受过西方正规化神学教育,同时又通晓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天主实义》论人魂不灭大异禽兽篇中,以中世纪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人学思想为武器,对中士悲观主义的生命观和灵魂观予以修正
我们知道,本笃教宗住在教会之母隐修院,他与人接触,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有来访者,有信件往来,也有许多与外界的接触……但他愿意过这种生活,以这种方式为教会和他的继任人祈祷,这令他感到自在
多数人走向信仰的过程比较长远,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一见钟情到底比较少,多数人是逐渐地认识到神的真实的。所以,我个人的论点包括历史的证据,历代教会的经验,再加上我个人的体验,都是贯穿一致的体系。
蔡神父称,昔日天主教侧重以形上语言去论述成义,非着重个人经验,描述客观却冷漠,这亦形成与马丁路德的分歧;踏入二十世纪,天主教在神学与人学上更新,更接近路德的看法,这机会让天主教了解对方的语言。
换句话说,教宗方济各与人建立关系的态度、方式在于以人的身分去接近人,使自己和对方都卸下心防、无所顾忌。
此外,还要祈求贫穷的恩宠,也就是为了众人的益处而妥善管理所有物,慷慨地与人分享;最後要祈求坚忍不拔的恩宠。
对大部分未有深入接触基督信仰的参加者来说,我们犯不着跟他们讨论不同宗派对化体论的见解、为何《旧约》有七卷书被编为「次经」,以及玛利亚和圣人被视作神与人之间的中保等等的「不同」。
在迦拉达书,他将我们从律法的咒诅中救赎出来;在厄弗所书,他是基督,他是测不透的丰富;在斐理伯书,他是神、是我们的供应者;在哥罗森书,他是一切的元首;在得撒洛尼书,他是快要再来的君王;在弟茂德书,他是神与人中间的中保
教宗本笃十六世进入推特网所怀的精神与激励教宗庇护十一世开办梵蒂冈电台的精神一样,都是利用新技术来与人相会,来传扬福音。
我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忙里忙外,不但要上班,还要带孩子、干家务,而他在外与人满面春风,回家后话不多,一点都不心疼我;他呢,却说我不明事理,不理解支持他的工作,还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他争吵,哪有一点基督徒应有的宽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