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一九九零年起便在巴里巴里市的天主教花地玛医院的实验室工作。该市的痲疯病患者均到由巴里巴里卫生事务处营运的痲疯病院接受一般治疗,病院附设的石楼,为需要更复杂或住院治疗的病人提供服务。
(玛16:26)圣经圣化了我的生活。圣经在不断地提升着我、圣化着我,是我生活的镜子。每次读完圣经,对照主耶稣的言行,我感到无比的羞愧。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人人都会在心中抗拒天主的恩宠。因此,我们必须觉察自己,承认自己是个罪人,祈求上主的援助。
《玛窦福音》记载,贤士们选择跟随耶稣之星的引领,前去白冷城朝拜祂。教宗指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星辰,指引方向的闪耀光芒。我们必须选择要跟随哪一颗星。
关於当天上午默想的主题犹达斯和血田(玛廿七1-10),米凯利尼神父说明:犹达斯的自杀结局虽是一个人所不齿的悲剧,但《福音》并未加以隐瞒。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强调:文化和意识形态殖民不能容忍差异,使一切千篇一律,最终连信徒也遭受迫害。
问:天主子民每天都迫切期待聆听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这正是教宗方济各牧职的一个重大新意。答:我有时也会聆听教宗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我们知道,教宗心中有两三个思想。
在所有的苦难都需要有人如玛利亚玛达肋纳,安慰膏傅耶稣的脚,并成为第一位看到了复活的主。在四旬期和圣周,我的思想集中在一个有经常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身上。
在当天的《玛窦福音》中,他3次听从上主的话,逃亡埃及,然后又返回以色列(参:玛二13-15;19-23)。“透过天使,在天主的引领下,若瑟使全家免遭黑落德的威胁,家人因此得救。
(玛十一28)耶稣的这句话贯穿了第28届世界病人日文告,指示出「恩宠的奥妙之路,给辛劳疲惫的人提供安息」。教宗方济各在这份文告中表明,病人即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他们吸引耶稣的目光、牵动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