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讨论的其它议题包括:教会本地化,意即教会拥有原住民的面容;以及整体生态,好能促进可持续性的文化,而非开采牟利至上。
关于圣座新版《教理讲授指南》的新意,第一项便是圣座的《指南》提出了若干指示,以便于各地主教团因地制宜增修本地化的新版《教理讲授指南》。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我们的人民和文化》,文中重新肯定先前在普埃布拉(Puebla)和圣多明各两地举行的两次大会有关福音本地化的选择。
信仰要在那里扎下根基,一大挑战在于本地化的进程。枢机说:“这要通过新的语言和新的牧灵模式来发展。”俞枢机首先表示:“我认为,教宗这次的亚洲之行,会坚定他对远东的热情。
这部作品详叙了中国基督徒信仰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西安景教碑一直到20世纪中期,特别是教会的本地化如何浸润于中国文化,不断寻找适合本地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历史的回顾,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基督徒的忠贞和坚韧。
在全球各个本地教会都响应梵二的号召开始本地化后,我们又拿什么,该怎么实现本地化,好使基督信仰不再是舶来品,而是能够扎根在神州大地的,适合我们和属于我们的信仰?
就我们教会来说,从梵二开始就提倡“本地化”了。但什么是本地化,就是外观作一个故宫、天坛一样的外表,内部挂上国画圣像这样吗?
移民问题也该被列入将天主圣言本地化的进程中,因为,教会带给世界的毕竟是与基督的喜悦相遇。 在当天上午的大会结束前,世界主教会议神长们也请几位旁听者发言。
然回顾中国教会开放这近三十年来,港台圣乐本地化发展迅猛,而内地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断代,在教会恢复之后国内音乐上几乎一片空白,各地都没有自己的创作,各教区出歌本时照抄照搬,极尽抄袭之事。
总之,梵二的“礼仪本地化”是一道谕令,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