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看到日历上写着这些字:世界属于那些爱它的人,世界属于那些知道怎么去证明它的价值的人。真实的话!在每个人的心中存有一种无限渴慕,而用天主摆在我们心中的爱去爱(参罗5:5),我们就能满足这种饥渴。
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小的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总盼望着过节。因为那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总会让我们几个小孩子狼吞虎咽,大饱口福。而母亲照样会端上自制的咸菜,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很多人都渴望与天主的永久合一,但却不知道如何实现。幸运的是,我们之前的圣人们已经走过了这条路,并把他们的智慧传给了我们。
唯有爱,她舍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般的家乡。想待到最后一刻才放弃这心爱的岛屿。当海水几乎把整个岛屿淹没时,爱知道不能在留恋下去了,匆忙找人帮她离开。恰好富裕乘了一条大船经过。
从我手中接过东西时,只是冲我感激地点点头,然后抱着那个包裹颤颤微微地走向柜台,里面只不过是几件衣服而已,老人却抱得紧紧的,好像怀中的是自己最珍贵的宝贝。老人把东西放好,转身向门口走去。
第三,若望的态度,是自誉基督徒为天主权能的判官。是主耶稣来“救我们”;不是我们要去“救主耶稣”。是主耶稣将祂的救恩赐给了我们;不是我们基督徒能“垄断”的天主的恩宠。
抱怨天主:天主,你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让我亲爱的大娘就这样离开我们呢?亲爱的大娘愿你安息想起大娘对我的种种关爱,历历在目。
一个真正的信徒,即使天主真的贫穷,也仍会对他挚爱不移。其实,只有在人性的境遇,有限的背景中,才会出现贫富有无之别。而神性无限超越,远远超出了这种俗世的范围,以至在天主内,有就是无。
看到孩子们心中充满喜悦,脸上挂满笑容,就知道这个大家庭是多么的温暖,是天主的力量充满了残婴院的每个角落,我们爱在其中。 若望福音说:“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天主是爱”。
首先,这是天主的特征,天主的本质是爱,在爱中,天主因慈悲而创造、因慈悲而救赎;其次,这也是人的特征,因着动了怜悯的心的行动,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内心默然运作的天主(M.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