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反思与灵修意义圣洁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内在与天主的结合,但外在行为亦须体现这份神圣(参见《天主教教理》1549-1563条)。司祭的婚姻与生活洁净,是整个民族与天主契约圣洁的象征。
我们要坚信,尽管外在矛盾重重,但和睦总是可以实现的,无论在任何层面、在任何境况中。没有和平的意向和计划,就没有未来!。
除了这些外在的行为外,心灵的准备也不可疏忽。领圣体前的盼望,领圣体后的感谢,经文云:周日存想,一生不变……,这些经文特别有意义!吃了生命的食粮,修德立功才更有力量和信心!
久而久之,对圣诞节的向往和庆祝也就只能流于外在的形式和一时的热闹,甚至变相成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推波助澜的最佳理由。如此圣诞庆祝,无异于利用甚或绑架小耶稣来实现和他的降生成人背道而驰的目的。
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关于这一切,我们要知道,今天的非洲大陆文化是由多元价值观所建立,我们应该和平共处,不受内在和外在的影响。 问:非洲应该学习亚洲经济扩张的例子,比如说中国。 答:学习对,但不要抄袭。
正是跪着、站立、注视天主、在静默中,这些祈祷的外在方式能让我们从内心与天主接触。最后,教宗邀请信友们每天找出祈祷的时间。
正是跪着、站立、注视天主、在静默中,这些祈祷的外在方式能让我们从内心与天主接触。最后,教宗邀请信友们每天找出祈祷的时间。
做为一名基督徙,通读《圣经》特别重要,《圣经》贯通人类始终,从童年到老境,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一个热爱信仰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不怎么良好,但他的内在生活一定充满活力,至少他不会孤独与寂寞。
外在看来那些仍然身居在不合教义的组织内,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精神令人不齿,但教宗能够使他们回归慈母教会的怀抱,这使得人们更加感受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智慧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