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期假都柏林皇家学会举行,内容感恩祭、合一祈祷和圣体游行,多位讲者亦就基督徒合一、家庭、修和圣事、共融、牧民、受难与治愈,以及圣母等课题演讲,多位主教亦会主持教理讲授。
因为吾主天主,尔从无生我,安养保存,顷刻无间;又降生救我,受难赎我;况尔本性自有无穷美善,可爱无比。为此,我们要全心感谢、赞美创造万有的天主,天主才会源源不断地赐给我们无限恩宠。
关于过主日,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这样说:在这一天,基督信徒都应该聚会,听取天主的圣言,参与感恩祭,纪念主耶稣的受难、复活与光荣升天,感谢天主,因为他曾‘藉耶稣基督从死者中的复活重生了&rsquo
他的《卡尔佛里》全诗就是描写耶稣受难的场面,材料素材自然是《圣经》的四福音书中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记载。
在午休期间大家观看了《爱心大使》《耶稣受难》二部纪录片;被韩国神父献身救治麻风病人的事迹及吾主耶稣的苦难圣死深受感动,同时反省自己在爱德上欠缺不足之处。
游行队伍返回至圣堂门口,神父用十字架敲开了圣堂大门,队伍依次缓缓进入圣堂,随后,开始了圣道礼仪,神父与读经员及众信友恭读了受难史。
在你受难的前一天,你召集了门徒,吃了最后一顿晚餐。门徒们满心欢喜,却不知这是你在世上的最后一顿饭。你用葡萄酒和面饼建立了圣体圣事,你为门徒们洗了脚,教导我们要做那个服侍人的人。
再者,对我们而言,圣地显然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因为那是主耶稣降生成人、受难、死亡,并复活的土地。所以,我们前往圣地等於是触碰自己信仰的骨肉」。
本次避静由方济各小兄弟会会士朱利奥·米凯利尼(GiulioMichelini)神父带领,默想主题为: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
这两个组织於4月6日发表联合公告,解释在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参与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主基督受难的奥迹中,在逾越节希望的光照下,不忘许多无辜者的苦难和十字架,对此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