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乐于聆听并接纳天主的声音。在吵杂喧闹的环境中,我们辨认不出天主的声音;在肤浅表面的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祂对我们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计划。
当我们问到陈神父,托尼为什么会选择在天主堂门口服务时,陈神父说:“因着教会服务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传统,基督徒都是很乐于帮助贫穷人的,因而教堂门口总成为众多需要帮助者的聚集场所,特别是在教会的重大节日、
是不是像圣经上的那个恶仆一样把天主赏赐的都埋在地里,还是如同那些懂的知恩报爱的圣人以及我亲眼所能看到的兄弟姐妹一样,勇于传扬福音,乐于无私奉献呢?”
“忠心、诚实、宽宏大量、心胸宽大、同甘共苦、自我约束、细心、耐心、谨慎、擅于倾听与对话、乐于服务。”这些都是教宗良提出的美德,应该“按照耶稣基督的榜样、藉着圣神的恩宠来培养”。
藁城市北桥寨堂区本堂段书明神父告诉“信德”,他要号召堂区教友,学习吴文德身上体现出的基督徒的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弟弟弟媳乐于奉献,为贫困户、孤苦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爱心活动是福传的得力法宝,他们真心的爱德,取得亲邻的信任就有说服力,福传就会顺利。
“上主富于仁爱宽恕”(咏103:8);我们都需要天主及他人的宽恕;因此,我们也应随时乐于宽恕他人。
其中之一就是乐于传播福音,有些人将其翻译为“热忱”——这个人热心于传播这些思想,这些事情——也被称为“鞋子”。为什么?对福音的热忱与你脚上穿的东西有什么关系?
这是蒙古教会的见证,来自不同国家的传教士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乐于为他们服务,并发现那里原本存在的美德。这些传教士并没有去使人改变宗教信仰,那并不是传福音。
我们时常被那些乐于给别人贴标签者的评判而感到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