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是一个信仰坚强的人,我知道她希望我不仅能忍受痛苦,而且怀着信心地去接受。因此,我选择了前者,尽管拒绝十字架有时似乎很诱人。但事实上,基督降来并不是来消除痛苦,他忍受了痛苦,战胜痛苦,提升并圣化它。
笔者觉得,她的这句名言能够很好地概括她成圣的路径: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这也是我孩提时对天主和信仰最真切的认知,尽管那时我早已会背诵许多经文。时至今日,最让我感动和自豪的,首先是母亲从小就教我认识了天主。
(约33:15——19)在我的信仰生活旅途中,真实地体验到天主用梦境来护佑我,带领我免陷于诱惑的神圣恩典。
更为重要的是教友信仰的荒凉。由于前任神父管理范围大,只有主日来送弥撒,很多教友信仰根基不好,因为灵性生命的枯竭,进堂的人逐渐减少,经常办告解领圣体的人更少,常年不办告解的大有人在。
信仰、鬼神和尤塞恩•博尔特是牙买加人最为崇拜的,因此人们在寻找一种折中的办法,尽可能来避免错过弥撒和博尔特。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突然有人让我们介绍天主,说说我们对天主的信仰,我们该如何来让人看到呢?摇一摇是很不期然,但是天主与我们的相遇却是生命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摇一摇的契机中,我们是否有备而来呢?
第13届世界主教会议在10月15日下午的议程结束后﹐部份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共同观赏了一部以「基督信仰」与「欧洲文化」、「欧洲大陆未来」之间关系的影片﹐片名为「欧洲的钟声」。
事实上,人生就是一条信仰的旅途,就因为如此,我们生活在半明半暗的时候远比生活在光明中为多,阴暗和黑漆漆的时候决不会缺乏。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和天主的关系在聆听上要比在亲眼看到为多。
这个“爱”的声音不是别的,她是我们的良心,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主,因为“天主是爱”。这个声音与“爱”同行,让我们有敬畏、守底线,谨言慎行、乐善好施,进而荣主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