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教友应关爱教会,正视自己的信仰,老教友以身做则,承上启下,中青年是教会的骨干,善待老人,教育好子女,树立好表样,亲属之间,相互忍让,做盐做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自身的言行才能影响周围的人,不能因个人的说长道短让别人冷淡下去
教宗多次谈到一个不能自满的教会、一个传教的教会、一个关注自身之外且面向全世界的教会。这使我想起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千禧年牧函中所提到的划向深处(Ducinaltum)。
他也勉励我们帮助那些愿意祈求天主的宽恕,却感到自身软弱的人。教宗还强调:不要害怕志存高远,不要害怕成圣。成圣不在于做轰轰烈烈的事,而在于愿意让天主在我们身上工作。
这是基督自身之恩典,它说服门徒丢下一切来跟随他,这恩典使他作了在世人看来是最大的亵渎的忏悔,它邀请伯多禄为他曾否认过的主献身,并因此而赦免了他所有的罪。在伯多禄的一生中,恩典和作门徒是不可分割的。
虽然没有完成神父交给我的任务,但我从这件事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学到了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我一定会努力,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信德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自身便是死的”(雅2:17)。
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牧灵福传工作大有裨益。
可是,教会自身对教会文物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1989年笔者亲自去富平涝池会,发现了明末天主教的碑石,万分兴奋,在会长教友积极协助下,将四块碑石拉回堂院,圣心会修女协助清洗漂白。
看来如果要想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认识世界的境界,就必须破除已有的观念,不被现代科学的理论限制,不带任何自我的心态,用敬畏和善念去感受这世界真实的一面,人体自身梦幻般的意境,可能就会瞬间展现出来,全新的人生意义就会浮现
与那些无法满足自身最基本需求的人分享我们的所有,能使我们学会爱德。爱德是一项充满悲悯之情的恩典,使我们在天主圣意的安排下遇到贫苦生命时心生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