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教会给教外人以“封闭保守模式化”的形象。一方面,因为教会的形象被社会歪曲了;另一方面,教会高大的建筑和“神秘”的礼仪以及紧闭的大门没有给人了解的机会。
一、诏书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1)教会发展的趋势:自从梵二会议以来,整个教会已冲破长久以来把教会封闭的如同一座堡垒的墙壁,教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福传时代。
《通谕》共八章,第一章以“一个封闭世界的阴影”为标题,详述当今时代的许多缺陷:操纵和歪曲民主、自由、正义的概念;利己主义和不关心公益;基于盈利和丢弃文化的市场逻辑占主导地位;失业、种族主义、贫穷;权利不平等及其表现出的畸形状态
在圣经中,山是一个天主自我启示的地方,同样,耶稣如同新梅瑟在山上施教,如此,祂显示了自己是神性的导师。祂教导了什么?
度奉献生活的人不应活在乌托邦的梦幻里,但应知道创建其它场所,让自我奉献、友爱、包容差异、彼此相爱的福音方法能茁壮成长。
三、自净其意:自净其意,自我洁净,自我超越,洁净自己的心思意念,乍听之下也对,应该常常保持心思的洁净,心地的纯洁。可是实际去做时,就发现很困难。
做梦的人和醒悟的人之间,区别就在于作梦的人处在个别的世界之中,他处在自我关闭在梦幻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只属于他自己,与别人无关。
并不关乎外在和强势层面的东西,而是有关那从内而外,自我拥有的东西。耶稣实际上从他与天主的关系中触动、转移、革新。这个天主被称为父,父将这个权威交予他,为使人得益。
信仰教导我们,圣母的整个人生都是在牺牲奉献中度过,完全交托自我。还需郑重一提的,就是她的爱,除了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外,也爱人如爱耶稣一般。
在第13章,耶稣正在向耶路撒冷进发,象征着祂自我奉献的旅程。途中祂不断教导,警醒门徒真正悔改,走向生命之门。第22节那时候,耶稣经过各城各乡,朝着耶路撒冷走去,到处教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