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平和的心灵和谦厚的品德面临极大的挑战。一些人谈到所谓的理想,也许从心理就逆反,就觉得可笑,就觉得不以为然,觉得这条路已经很旧了,过时了,无人再走了。
如果生活能分裂为世俗生活和信仰生活两部分,如果在世俗生活与信仰生活可以实行两套截然不同的原则,如果信仰生活完全不需要或者完全没有办法融入到世俗生活中,那么,我们的生命和人格就是分裂的、就连心也是分裂的。
(路11:33)作为基督徒,我们的头上既然已经打上了神的印记,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有勇气向世人公开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在合适的场合只要有机会,每个基督徒都要以言以行见证福音精神;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信仰经验,让人感受到基督信仰是爱的喜讯
教宗强调:“为了面对这些挑战,重要的是以创造性的忠诚,从基督信仰遗产中汲取灵感,因为这个遗产塑造了欧洲大陆的真实面目”。
本文从身份、信仰与慈善事业的特定角度,既解读该日记文本的客体内容,也藉以反观日记作者的主体情状,从两者结合上探析魏特琳的宗教精神与慈善情怀,体察她和她的日记作品所蕴蓄的宗教与世俗双重境界的微妙关系。
在2019年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耶路撒冷各基督信仰教会的13位宗主教联合发表圣诞节文告。
教会蒙召向每个人提出基督信仰有关负责任的以及在家庭内的生育的思想”。文献继续说:“当前的文化气息中,有两个最严重的威胁:一个是人被认为只是个个体。人对科技的操纵仅是抵达人造人的开端而已。
女儿们在工作岗位上也向同事们介绍信仰。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祈祷,颂念玫瑰经。这都是天主的恩赐。感谢天主!
理性告诉我们,没有信仰就不能有真人性。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要我们看到的是我们信仰的经验能以极大的尊严置身于所有人文科学面前,所有包括技术在内的科学面前,所有哲学面前。
我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代父的双手,我知道,他们的退休工资并不高,为增加我的信仰,提高灵修,他们细微之处关怀我,真让我感动不已。又一个主日,牛神父委托爱心小组,带着堂内的兄弟姐妹之情,看望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