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开始召开大公会议,说明会议的宗旨是消除不和谐的种子,促进人类和平与团结。他在致开幕词中明确地指出:教会牧灵生活,比教义教条所涵盖的更广泛。
教宗说:“在基督信徒合一祈祷周结束之际,我们更意识到基督信徒的重新合一固然要求我们尽一切努力。但无论如何,这项工程远远超过我们的能力所及。
强调指出,主教会议强烈重申了在教会内更新天主子民传教意识的必要性。……而且,教会的传教事业不能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者教会生活的补充。
1956年初涉政坛的他接受基督信仰,领洗成为一名公教教友。之后曾被捕下狱,也曾被软禁家中,并两次流亡海外。
鲁普尼克神父直言,「倘若让世人看到,我们把基督信仰当作生活私事,这将是个丑闻」。教会「在组织架构、管理、领导和经营上」的特色是共融及包容众人。一个「美好的教会」在其言行举止中彰显「圣子,甚至是圣父」。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教会的这件盛事特别致函巴里奥总主教,称这个禧年是“恩宠与宽恕的特别时机”。教宗在贺函中将富饶的灵性生活作为到大雅各伯宗徒墓前朝圣这一数百年传统的中心。
她是来自内蒙集宁教区的一名老教友。她的三儿四女,大都在乌海地区工作,而老两口一直在老家农村生活。1985年老伴去世后,经孩子们再三劝说,她才于2007年来到乌海随儿女们生活。
虽然如此,在广大信友中仍然存在着精神上坚固的底层,这个底层的精神也表现在对基督信仰的需要的关注,对天主的需要的关心,对祈祷价值的重新发现,以及对热心神职人员和他们的职务的敬仰的关怀。
——一个对话,心理,文化本位化和灵修的再陶成的培训1.纲要2.早期的中国大陆海外修道人再陶成的开始a.1949年在菲国的中国修道人3.最近的中国大陆海外修道人再陶成的继续a.Institute of San
自去年八月印度教极端势力掀起迫害基督信徒暴行以来,爱德华神父主办的这座孤儿多次成为歹徒袭击的目标、数次被焚。最严重的一次,传教士一度被捆绑、殴打一个多小时;他的助手不幸被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