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说:我们严格要求员工,要以接待耶稣的心情去接待每一位顾客,员工们都应怀有一个想法:耶稣化装成按摩的顾客来造访我们。每一位员工在按摩之前都要耐心且满溢爱心地给顾客洗脚,这是足福堂的特色之一。
当年92岁高龄的朱修女和87岁的袁修女穿戴整齐地接待她们。多次探望过袁引修女的王花蕊修女说:晚年袁修女有些失智了,但上水圣若瑟安老院的员工们都说,她是一位最像修女的人。
有媒体形容方济各为为穷人的教宗,(《时代周刊》,2013年7月30日)诚如教宗方济各曾清楚地教导:我希望看到一个为穷人服务的神贫简朴教会。
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某些媒体使用的语言,也常常直指我们心里,但目的不是播撒优良的麦种,而是散播有害的莠子,我们对此又应如何评价呢?有时候,我们会读到某些攻击教会和教宗的文章。
从媒体上看到的,身边接触到的让我产生了一种忧患意识,同时我也产生了一种思想:不愿意随波逐流,愿意为这个社会,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
Rev.TheodoreM.Hesburgh,C.S.C.一周前那个下冰雨的夜晚,朋友转发给我一条信息,赫然是诺特丹—圣母大学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Fr.Husburgh去世的简短官方讣告:我们以沉痛的心情告知大家西奥多
见到世上那么多人秉持这样的精神,远离媒体的注意,只默默地以慷慨的行为支持陷于困难中的近人,我们怎能不为此感谢天主?
因此,社会媒体需要获得所有重视对话、理性辩论和逻辑论证的人士的承诺,需要获得那些努力耕耘各种论述和表达方式的人士的拥护──他们在交流过程中需具有高贵的情操。
我们也祈求天主光照启迪,使我们在海内外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尽量跟上时代的需求,更好地采用现代的先进媒体传扬福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服膺真理。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每当中国天主教会或任何与中国教会有关的中国新闻被媒体误报时,她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她会立即站出来,直接向当事记者及其报刊交涉,予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