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多人往往无法参与重建公益的事务,因为他们遭到边缘化、被排斥或受到忽视;某些社会群体无法贡献己力,因为他们在经济或政治方面难以喘息。在某些社会里,很多人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教宗接著提到耶稣与匝凯的相遇(参阅:路十九1-10),指出「耶稣在遭排斥、被拒绝的人身上,看见了天父那份无法抹去的祝福。此外,耶稣甚至将自己与每个有需要的人视为一体」。
枢机说,“所有这些事件都留下了痕迹,促成了在社会生活中宗教幅度受到排斥。这并不好。理想的状况是,政治团体与教会既能分别自治,又能彼此健康地合作。教会和国家有为公益贡献的共同目标”。
(谷十二17)它表明了这两个领域为我们公民和基督徒来说,是必须而又互不排斥的。
祝福礼在教会相当受重视,在圣仪中占有特别地位,所以圣礼部曾颁布法令,编印《祝福礼典》一书。在该书的总论中,说明天主是一切祝福的根源,他是惟一美善的天主,他完美地创造了万物,使他的受造物都满溢恩宠。
在团体生活中尽管存在摩擦和困难,但我们受召在仁慈、忍耐和完美的爱德上不断成长。教宗指出,贫穷在奉献生活中既是一面墙,也是一位母亲。
教宗说,耶稣不是一个普通的宣讲者,因为祂的权威来自圣神特殊的傅油。耶稣是受傅油的天主子,被派遣带来救恩和自由。有些人因耶稣的作风,因祂的身份和自由而感到愤慨。
教宗说:受召行使牧职的人不是自己圣召的‘主人’,而是这项恩典的管理者。天主把这恩典托付给他是为了全体子民的益处,甚至是为了全人类的益处,包括那些冷淡的信徒和不宣认基督信仰的人。
教宗说:受召行使牧职的人不是自己圣召的‘主人’,而是这项恩典的管理者。天主把这恩典托付给他是为了全体子民的益处,甚至是为了全人类的益处,包括那些冷淡的信徒和不宣认基督信仰的人。
你们的每个子女都是独一无二的受造物,绝不会在人类历史中重复。你们若能明白每个生命都是天主的圣意,便会感叹子女是何等奇妙!子女是可以改变生命的!教宗继续说,小朋友们,你们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