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教宗当晚默想的讲道全文:「到了晚上」(参阅:谷四35):我们刚聆听的《福音》是这样开始的。最近几周,仿佛黑夜降临。
在弥撒讲道中,教宗先对若望福音第6章门徒们听了耶稣关于生命之粮的话之后出现的反应加以评论。
从此生命失去了支点,仿佛这个世界把我抛弃,我终日活在对往日的追忆中,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开始变得消沉、迷惘、不愿出门、不愿和别人说话,终日将自己封闭在家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食物对于生命延续的重要,所以古语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贫困是个丑闻,我们应当遵照福音指示给基督徒的讯息来应对,即:实践爱德、“分享食粮、使爱倍增”。教宗方济各11月19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为第7届世界穷人日主持弥撒,在讲道中如此表示。
众所周知,教宗在每年的元旦都发表《世界和平日文告》,目的就是要我们基督信徒勇敢追随基督,热心敬礼圣母,把持美好信仰,努力宣讲悔改,全心践行爱德,热切传扬福音,投身缔造和平。
又如何向世人传福音?其实,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主是爱,是天主白白赐给的救恩,是只要你接受就能得到的救恩。
他续说,这份荣誉更在于激励我们在上主的葡萄园中继续开荒拓土、结出更多的果实,唤醒一个时代,让我们的生命成为福传的生命。
这是一种牵动整个生命,在感情、内心、智慧、意愿、形体、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焕然一新的转变。 可见,信仰牵动整个人。但是,对此信徒们都明了吗?或许他们把信仰看作是个外在因素,与每日生活毫不相干?
教宗以当天福音记载耶稣与纳因城的寡妇相遇的事迹展开他的讲道。他说,耶稣有能力与我们一起受苦、关心我们的痛苦并把我们的痛苦当成祂自己的痛苦。耶稣对这位失去了儿子的寡妇动了怜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