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消息)梵蒂冈博物馆为了庆祝该馆成立五百周年纪念活动,特别于十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梵蒂冈举办国际研讨会,主题是《博物馆的理念:身份、角色与前景》。
教宗接著讲道:“人心最深处的渴望就是安全、和平与稳定,拥有核武器和其它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不是对这渴望的回应。”
(哥3:12)在圣言的光照下,圣方济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神贫”与“谦虚”精神,并非苦行僧式的自我惩罚,而是一种关于存在、关系与幸福的深邃哲学。
这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与文化环境中的圣人,他们的榜样与教导仍持续使人受益。教宗说: 「中古时代的德国本笃会圣女希德加是真正的神学导师,熟知自然科学与音乐的学者。
我们可以藉着对话加深对彼此的了解,透过见证和共同行动去建设桥梁,在祈祷中学习认识圣神的作为。我们需要走的道路似乎并不总是明朗或容易,但我们心中始终保持着真理,耶稣的爱藉此催迫我们。
祂与你同行。当你因悲伤、怨恨、怀疑和失败而觉得自己衰老时,祂始终会在那里,为重新给你力量和希望。教宗也提到他的前任,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这位教宗曾作为圣座代表在索非亚城工作了十年(1925-1934)。
一位在场的中国神父回应教宗的呼吁,向梵蒂冈电台谈到以巴元首在梵蒂冈内举行的祈祷聚会。他说: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家领导人这次前来梵蒂冈参加祈祷活动,是回应教宗方济各在圣地朝圣时发出的邀请。
本次祈祷的意向是祈求圣神降临,使教友们收心感受圣神的临在;另一个意向是参与到普世祈祷中去,响应教宗方济各呼吁要在5月24日为中国的天主教徒祈祷的号召。
在我们中国,庆祝今天的瞻礼,除“诸宠中保”的荣衔以外,复加列“中华圣母”的名号,这是在1924年首届全国主教会议中,一致决议把我国奉献给圣母玛利亚,但当时尚未立定“中国之后”的瞻礼。
1913年,一战前夕,他35岁那年,奉耶稣会士之遣,在中国服务达37年,其中,为虹口圣心堂连续服务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