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本村的宋老师,爱人是教友,脑梗塞偏瘫后大家纷纷去看望帮助,许永斌神父每次下会都来给她送圣体,宋老师深受感动,又有天主神恩的光照,主动慕道,现已领洗入教。
有一次那个人病了,她就天天给他送去热腾腾的饭菜,风雨无阻地一直送了有50多天,直至那个人病好为止……她虔诚的宗教信仰是妇孺皆知的,祈祷、念经、拜圣体、参与弥撒都是积极参与,从不懈怠
泰泽周边的圣地“鲁卡司”整整一周陪同我们进晚餐,并带领我们到了两处圣堂去朝拜圣体,及寻找圣人的芳踪圣迹。我们先是拜访了圣女玛利肋纳生前的修院,瞻仰了她的遗容。
每次进堂见到的都是刘神父正热心朝拜圣体,诵念玫瑰经。他们的榜样激励着我要热爱圣母,热心地诵念玫瑰经。儿时的我对圣母像倍感亲切,因为我们堂口祭台前上方中央是一尊双手捧着念珠的圣母塑像。
而要过一个有活力的基督徒生活,必须做到:生活中把基督活出来(通过福传、行爱德等);时时依靠耶稣,请他住在我们心中;常常祈祷,与主保持亲密联系;信仰生活中靠圣事滋养,特别是圣体圣事;仿效圣人德表,积极参加教会建设
弥撒点的圣体特派员就定期去疗养院为梁奶奶送圣体。礼仪结束后教友们就陪老两口聊天,得知梁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毕爷爷可以全面认识天主,真心自愿领洗入教!
恭读圣经就是聆听天主对我们说话;领受圣体就是接受天主成为我们的生命。恭读圣经和恭领圣体就是我们基督徒过年所能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由于现代世俗的影响,西方有些人会过一个“没有耶稣”的圣诞节。
礼仪经文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信徒也都是天主的居所、圣神的宫殿(领主咏、领圣体后经)。再次,圣堂又象征天上的耶路撒冷(和平之城)——光荣的天乡。圣堂奉献日弥撒经文第二式特别强调这个主题。
他说:每当孤独来袭时,我便去学校的地下圣堂里,在圣体面前静坐,什么都不想,经常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让基督读我的心。
拜圣体是修会必不可少的,然而修女们不仅没有小圣堂,甚至连一间空屋子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只能把基督请到内心深处。修女们的生活所需基本全靠教友周济,教区每月给每位修女15元钱的生活费。